公司报道

疫情之下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走向

发布时间:2020-03-23 13:46

自武汉地区爆发新型冠状病毒,随后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疫情面前,快递物流行业在国计民生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出来。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承运、寄递疫情防控物资累计10552吨、包裹4751万件,发运车辆3331辆次,货运航班120架次。 1、快递企业积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2019年12月,武汉地区爆发新型冠状病毒,随后在春节假期务工人员大规模流动的助推下,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多个地区蔓延开来,而武汉地区则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家邮政局组织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等中国主要快递物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效保障春节期间各地群众的基本需求,中通、申通、韵达、圆通、百世、德邦、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台)等13家企业开通国内及全球救援物资绿色通道,免费从海内外各地为武汉地区运输社会捐赠的救援物资。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承运、寄递疫情防控物资累计10552吨、包裹4751万件,发运车辆3331辆次,货运航班120架次,有效缓解了运输紧张的局面,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防疫政策有序推进,为行业服下定心丸 2020年1月20日下午,国家邮政局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邮政行业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21日下午,国家邮政局召开安全和应急工作协调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会议强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全系统全行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抓好落实。会议强调,当前正值春运期间,大量旅客大范围大面积流动,疫情防控工作尤其困难复杂。 要结合邮政业实际情况,认真做好防控工作: 一是要梳理相关工作内容、明确人员安排、建立工作体系,并提出防控预案。 二是保障寄递物流服务不中断。春节期间部分寄递企业业务量较大,要建立寄递服务不中断保障机制,制定从湖北寄出包裹的安全防控方案。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防控,确保邮递员和快递小哥在投递过程中的健康安全。邮政管理系统和寄递企业要提升楼宇、食堂卫生水平,在工作场所采取通风、消毒、测体温等必要措施。 四是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各单位加强属地管理,加强信息报送。 五是做好宣传和组织管控工作,防控工作要与党中央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既不能草木皆兵,又要有合理应对措施。要及时分析形势,科学应对。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局势的不断变化,国家邮政局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发布多条通知,通知重点从“保持全网通畅”、设立“绿色通道”方向深化到至“节后恢复生产”、“营业网点操作规范”、“快递车便捷通行”等方向。快递业防疫任务的不断细化,反映了当局对疫情的深刻研判。政策的稳步推进也为行业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3、企业积极应对疫情 在企业方面,针对武汉等地的疫情,中国邮政、顺丰速运、京东物流、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速递、百世快递、德邦快递和苏宁物流纷纷宣布开通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救援物资的特别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运输。除此以外,各大快递公司也针对员工安全等其他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 其中,京东物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建立每日排查机制,对全国所有营业部每日在岗人员进行排查。武汉北片区的京东物流员工放弃休假,自发协助商家打包口罩,紧急发货10000单。 百世快递、百世快运武汉转运中心于2020年1月19日在做好各项消毒防疫工作之后,除了值班人员外,其他员工于当日12点撤离场地。 同时,总部建议武汉市87个快递网点、152个快运网点于1月20日放假,并合理安排人员值守。 此外,百世集团近日向全公司下发通知,要求工作人员取消或者绕开武汉行程,建议节后返工的武汉员工在家办公,并先行隔离一周;节后返工的工作人员要求配备口罩,未配备不允许进场,同时各转运中心调度室配备体温计,对出港进港人员进行逐个简易体检。 在受到疫情巨大冲击背景下,各大物流企业除了对员工防护、包裹寄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外,对于基层网点和工作人员的扶持基金也相继设立。2月7日,中通快递宣布,设立1亿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基金,该基金将支持保障疫情有效防控和科学有序复产,重点用于一线员工风险保障,比如一线员工在工作中若感染并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医疗救助和生活补助费用等。 2月9日,圆通总部也设立总额3亿元的扶持基金,从防疫物资支持、免息资金扶持、员工保险赠送、考核办法调整、应急协助管理等各方面为网络助力,减轻全网分公司经营压力。同日,韵达也对外宣布设立1亿元的疫情防控基金,在满足客户寄递要求的同时保障全网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包括货拉拉、满帮等在内的平台型公司也相继面向平台司机推出安全保障基金和金融支持政策。   4、疫情之下快递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月10日,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德邦以及百世集团、天天快递等多家快递公司都宣布全面正常运营。尽管疫情影响持续,行业整体增速或将受到较大冲击。但危机爆发的同时,行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无接触配送成新热点,利好智能快递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邮政局复强调要尽量避免快递员与收件人的直接接触,尽可能采用自取自寄、智能快件箱投递等模式来履职最后一公里配送。这就会产生两个“客观事实”:一是疫情期间,快件不用送货上门,当面签收(实际上很多小区的隔离防疫措施也不允许);二是可以投递到站、投递到柜,然后由收件人自取。疫情当前,为了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带来的新冠肺炎传染风险,“无接触配送”近乎成为物流行业的标配,智能快递柜也因此受益。目前,中国主要城市智能快件箱已达40.6万组,较2018年增加12.7万组。次疫情或将为智能快递柜带来机遇,2020年快递入柜率有望达到15%。 ——终端门店向生态化转型 末端门店平台建设提速的同时,也使其功能化完善和演变的最佳时机,也就是由经济功能型向生态功能型转变,让终端门店在原有收派的基础上,叠加零售、本地服务、广告,甚至洗衣、彩票等多种便民服务,将其打造成一个商业平台,而非单纯的站点。在疫情期间特殊的物流环境下,消费者必须要适应“送货到站”“投递到柜”的转变,这对“自取习惯”的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教育期。 ——物流配送智能化 居民隔离在家,外卖和电商需求大增,有望推动线下配送模式的变革,终端配送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物流企业通过科技化的手段来逐步升级运作和管理模式,以求在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在此驱动下,阿里、京东、顺丰、三通一达、美团、饿了么、苏宁均在推出自己的无人机无人车系统,顺丰甚至推出了无人车/无人机/快递塔/智能柜组合的末端完整解决方案。 据公开信息显示,疫情爆发后,天狼、地狼、分拣AGV机器人等在京东物流的70多座不同层级智能仓中应用,京东物流智能仓日分拣包裹量正不断攀升。除了在智能仓应用机器人之外,京东物流还将配送机器人派上前线,以降低疫区配送人员在高危环境下配送时被感染的风险。目前,在河北、陕西、江苏等农村地区,京东物流无人机也已开展无人机配送的准备工作,计划为已经封闭的地区提供物流服务。 ——头部企业优势进一步显现 疫情将推动线上需求,区域性中小物流企业或加速被头部企业整合随着电商及快递物流的数字化、生态化发展,不断完善价值链,民生消费物流市场仍存在较大增量空间。 1月24日,国家邮政局建议公众优先选用中国邮政、顺丰、京东三家品牌企业的邮政快递服务,可见大型物流企业将在此次疫情中获得更好的品牌声望和市场认可度,而对区域性中小物流企业而言,疫情的爆发将对它们产生致命性威胁。此时,缺乏充足运营资金的中小物流企业能否顺利度过难关,疫情过后市场将会给出答案。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14 www.gegebo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魔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5045127号-1